2022網癮會引起哪些心理疾病 網癮是一種心理疾病嗎
孩子沉迷網絡世界,學習成績下降還是小事,問題是很多孩子因為有網癮,甚至走上了犯罪道路,戒除網癮是非常困難的,讓家長們非常頭疼,擔心孩子的一生都會受到影響。其實網癮不是單獨出現的,還可能伴隨著其他心理疾病。
1、網絡成癮合并人格偏離:患者表現為性格明顯內向(孤獨、被動、退縮)、情感淡漠、人際關系緊張、遇到問題過度敏感多疑、不能寬容別人、敵意、好斗、嫉妒心理、過分自負和自我中心的傾向、缺乏愉快感、缺乏親密、信任的人際關系、經常曠課、容易沖動、情感爆發、經常撒謊、對挫折的耐受性低、容易激惹等癥狀,家長應給予高度重視。
2、網絡成癮共病有注意力缺陷及多動障礙:是發生于兒童時期,與同齡兒童相比,表現為同時有明顯注意集中困難、注意持續時間短暫,及活動過度或沖動的一組綜合征。癥狀發生在各種場合(如家里、學校和診室)。注意力方面癥狀:(1)學習時容易分心,聽見任何外界聲音都要去探望;(2)上課很不專心聽講,常東張西望或發呆;(3)做作業拖拉,邊做邊玩,作業又臟又亂,常少做或做錯;(4)不注意細節,在做作業或其他活動中常常出現粗心大意的錯誤;(5)丟失或特別不愛惜的東西(如常把衣服、書本等弄的很臟很亂);(6)難以始終遵守指令,完成家庭作業或家務勞動等;做事難于持久,常常一件事沒有做完,又去干別的事;(7)與他說話時,常常心不在焉,似聽非聽;(8)在日常活動中常常丟三落四;)。多動方面:(1)需要靜坐的場合難于靜坐或在座位上扭來扭去;(2)上課時常小動作,或玩東西,或與同學講悄悄話;(3)話多,好插嘴,別人問話未完就搶著回答;(4)十分喧鬧,不能安靜的玩耍;(5)難以遵守集體活動的秩序和紀律,如游戲時搶著上場,不能等待;(6)干擾他人的活動;(7)好與小朋友打逗,易與同學發生糾紛,不受同伴歡迎;(8)容易興奮和沖動,有一些過火的行為;(9)在不適當的場合奔跑或登高爬梯,好冒險,易出事故。對社會功能(如學業成績、人際關系等)產生不良影響。
3、網絡成癮共病有抑郁狀態:患者表現有情緒低落,悶悶不樂,興趣喪失,無愉快感,經歷減退或疲乏感,自我評價過低、自責、或有內疚感,聯想困難或或自覺思考能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反復出現想死或有自殺、自傷行為,睡眠障礙,如失眠、早醒,或睡眠過多,食欲降低或體重明顯減低等癥狀。應給予重視。
4、網絡成癮共病有躁狂發作:患者表現為情緒高漲,注意力不集中或隨境轉移,語量增多,思維奔逸(語速增快、言語破促等)、聯想加快或意念飄忽的體驗,自我評價過高或夸大,精力充沛、不感疲乏、活動增多、難以安靜,或不斷改變計劃和活動,魯莽行為(如揮霍、不負責任,或不計后果的行為等),睡眠需要減少等癥狀。
5、網絡成癮共病有恐懼癥(恐怖癥):是一種以過分和不合理的恐怕外界客體或處境為主的神經癥。患者明知沒有必要,但仍不能防止恐懼發作,恐懼發作時往往有顯著的焦慮和自主神經癥狀。患者極力回避所害怕的客體或處境,或是帶著畏懼去忍受。對某些客體或處境有強烈恐懼,恐懼的程度與實際危險不相稱,有反復或持續的回避行為,知道恐懼過分、不合理,或不必要,但無法控制,對恐懼情景和事物的回避必須是或曾經是突出癥狀。
場所恐懼癥:害怕對象主要為某些特定環境,如學校、廣場、閉室、黑暗場所、擁擠的場所、交通工具(如擁擠的船艙、火車車廂)等,其關鍵臨床特征之一是過分擔心處于上述情境時沒有即刻能用的出口。社交恐懼癥:害怕對象主要為社交場合(如在公共場合進食或說話、聚會、開會,或怕自己做出一些難堪的行為等)和人際接觸(如在公共場合與人接觸、怕與他人目光對視,或怕在與人群相對時被人審視等)。因患者的恐懼而不敢去學校讀書,經常和父母訴其想上學,但到學校又回到家里,為了緩解自己緊張的情緒而在網絡中投入更多的時間,不能自拔,父母應給予重視。
對于有網癮的孩子,家長一定要清楚的認識到網癮是種心理疾病,一定不要放棄孩子,應該呆滯孩子去正規機構尋求幫助,同時一定要多陪伴孩子,和孩子做運動,讀書,下棋等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在治療的過程中還要考慮孩子是不是有其他心理疾病,要一并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