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糖尿病患者的高血壓用藥推薦 糖尿病合并高血壓腎功能不全用藥
高血壓和糖尿病均被認為是發生大血管和微血管病變的危險因素。糖尿病伴高血壓者若血壓控制不好,更易造成重要器官的損害,特別是腎臟損害。目前不少學者認為當糖尿病伴高血壓時,其血壓的控制理想水平與單純高血壓有所不同,要求平均動脈壓保持在12.25KPa以下,舒張壓不超過10.67KPa。由于糖尿病的特殊性,在選用降壓藥時,各種降壓藥對糖代謝的影響、對重要靶器官血流動力學的影響都要認真考慮。
利尿劑。利尿劑可引起高糖、高尿酸、高膽固醇和低血鉀。它使糖耐量降低和使血糖增高的機制大約是它所引起的低鉀血癥以至抑制胰島素的分泌,還可刺激腎素的分泌,使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活躍。這些副作用隨劑量加大而增多。因此,糖尿病伴高血壓患者,不宜大量單純使用利尿劑。在病人總體鈉水平高,特別是水腫病人需應用時宜與轉換酶抑制劑聯合應用,這樣利尿劑的不良代謝反應可降至最低點,并可大大提高療效。
受體阻滯劑。代表藥物有哌唑嗪,對糖和脂質代謝沒有不良影響,還可使高密度脂蛋白增高。糖尿病常伴有自主(植物)神經功能不穩定,開始使用時易出現直立性低血壓及心悸、頭痛。使用時應注意這些副作用,宜從小劑量開始逐漸調整。單獨大劑量使用可引起血容量增加,心臟前負荷增加,可與小劑量利尿劑聯合應用。
受體阻滯劑。可引起糖及脂質代謝紊亂。它可抑制胰島素釋放使血糖升高。在出現低血糖時,兒茶酚胺通過興奮β2受體來刺激胰升糖素分泌,加速糖原分解和抑制糖原異生使低血糖恢復。而在使用非選擇性β受體阻滯劑時,出現低血糖恢復明顯延遲并掩蓋低血糖引起的交感神經興奮的癥狀,以致可能會誤診或漏診而引起嚴重后果。若病情需要可應用高度選擇性β1受體阻滯劑。在心臟功能已接近極限的病人使用易發生心衰,有竇性心動過緩、房室傳導阻滯及糖尿病下肢動脈阻塞性病變者均不宜使用。
鈣拮抗劑。對糖和脂質代謝無影響。它擴張腎臟的入球小動脈的作用大于出球小動脈,故對降低腎小球毛細血管內壓不明顯,對殘存腎功能的保護作用不如轉換酶抑制劑。但可增加腎小球濾過率,可在腎功能嚴重損害的糖尿病腎病患者中使用。長效制劑與短效制劑對循環的作用不盡相同,使用時應認真選擇并注意觀察其作用和副作用。鈣拮抗劑(異搏定除外)與β1受體阻滯劑聯合應用,可減輕其心動過速、心悸和頭痛的副作用。目前仍認為鈣拮抗劑是治療糖尿病伴高血壓主要的一線降壓藥。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對糖和脂質代謝沒有不良影響,而且可使糖尿病患者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增高,可使脂蛋白α、總膽固醇、極低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下降。因此,適于糖尿病患者的降壓治療。
糖尿病伴高血壓的降壓治療較為復雜,因此每種降壓藥對糖尿病的影響及可能出現的副作用都應全面考慮,并深入了解每個病人的病情,只有這樣才能取得最好的療效,將副作用減少到最小。
第一
糖尿病伴高血壓患者用藥選擇
高血壓和糖尿病均被認為是發生大血管和微血管病變的危險因素。糖尿病伴高血壓者若血壓控制不好,更易造成重要器官的損害,特別是腎臟損害。目前不少學者認為當糖尿病伴高血壓時,其血壓的控制理想水平與單純高血壓有所不同,要求平均動脈壓保持在12.25KPa以下,舒張壓不超過10.67KPa。由于糖尿病的特殊性,在選用降壓藥時,各種降壓藥對糖代謝的影響、對重要靶器官血流動力學的影響都要認真考慮。
利尿劑。利尿劑可引起高糖、高尿酸、高膽固醇和低血鉀。它使糖耐量降低和使血糖增高的機制大約是它所引起的低鉀血癥以至抑制胰島素的分泌,還可刺激腎素的分泌,使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活躍。這些副作用隨劑量加大而增多。因此,糖尿病伴高血壓患者,不宜大量單純使用利尿劑。在病人總體鈉水平高,特別是水腫病人需應用時宜與轉換酶抑制劑聯合應用,這樣利尿劑的不良代謝反應可降至最低點,并可大大提高療效。
α受體阻滯劑。代表藥物有哌唑嗪,對糖和脂質代謝沒有不良影響,還可使高密度脂蛋白增高。糖尿病常伴有自主(植物)神經功能不穩定,開始使用時易出現直立性低血壓及心悸、頭痛。使用時應注意這些副作用,宜從小劑量開始逐漸調整。單獨大劑量使用可引起血容量增加,心臟前負荷增加,可與小劑量利尿劑聯合應用。
受體阻滯劑。可引起糖及脂質代謝紊亂。它可抑制胰島素釋放使血糖升高。在出現低血糖時,兒茶酚胺通過興奮;2受體來刺激胰升糖素分泌,加速糖原分解和抑制糖原異生使低血糖恢復。而在使用非選擇性;受體阻滯劑時,出現低血糖恢復明顯延遲并掩蓋低血糖引起的交感神經興奮的癥狀,以致可能會誤診或漏診而引起嚴重后果。若病情需要可應用高度選擇性;1受體阻滯劑。在心臟功能已接近極限的病人使用易發生心衰,有竇性心動過緩、房室傳導阻滯及糖尿病下肢動脈阻塞性病變者均不宜使用。
鈣拮抗劑。對糖和脂質代謝無影響。它擴張腎臟的入球小動脈的作用大于出球小動脈,故對降低腎小球毛細血管內壓不明顯,對殘存腎功能的保護作用不如轉換酶抑制劑。但可增加腎小球濾過率,可在腎功能嚴重損害的糖尿病腎病患者中使用。長效制劑與短效制劑對循環的作用不盡相同,使用時應認真選擇并注意觀察其作用和副作用。鈣拮抗劑(異搏定除外)與受體阻滯劑聯合應用,可減輕其心動過速、心悸和頭痛的副作用。目前仍認為鈣拮抗劑是治療糖尿病伴高血壓主要的一線降壓藥。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對糖和脂質代謝沒有不良影響,而且可使糖尿病患者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增高,可使脂蛋白、總膽固醇、極低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下降。因此,適于糖尿病患者的降壓治療。
糖尿病伴高血壓的降壓治療較為復雜,因此每種降壓藥對糖尿病的影響及可能出現的副作用都應全面考慮,并深入了解每個病人的病情,只有這樣才能取得最好的療效,將副作用減少到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