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主要原因 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是一種睡眠呼吸疾病。患者在睡眠的過程中,呼吸的氣流強度大幅度下降,并伴有口鼻呼吸氣流完全停止10秒鐘以上的現象。臨床表現有不規律打鼾,鼾聲音量大,時斷時續。患者常被憋醒,睡眠期間多動不安,翻身頻繁。日間乏力,極度嗜睡。反復的呼吸暫停會導致機體間歇性缺氧,誘發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疾病等并發癥,甚至出現夜間猝死。臨床上將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分為三型:
一、阻塞型睡眠呼吸暫停
患者由于患有急慢性鼻炎、腺樣體肥大等鼻咽部疾病。在睡眠時,上呼吸道軟組織和肌肉會出現坍塌或者閉塞,導致口鼻腔呼吸氣流停止,但腹部仍有呼吸動作。有研究表明,口腔科疾病(如舌體肥大、頜下膿腫)以及病理性肥胖也是導致阻塞型睡眠呼吸暫停的重要原因。患者應注意飲食,適當運動。
二、中樞型睡眠呼吸暫停
患者的下丘腦或延髓等存在潛在病變,呼吸中樞功能不足。長期的低血氧環境導致呼吸中樞對二氧化碳刺激的敏感性下降。在睡眠時,呼吸中樞對呼吸肌的刺激停止,口鼻腔呼吸氣流和腹部呼吸動作同時停止。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有睡前大量吸煙、飲酒的不良習慣或者服用了安眠藥會加重中樞型睡眠呼吸暫停的癥狀,呼吸暫停時間一般會有所延長。
三、混合型睡眠呼吸暫停
患者在睡眠過程中,阻塞型睡眠呼吸暫停和中樞型睡眠呼吸暫停并存,睡眠中以中樞型睡眠呼吸暫停開始,繼之表現為阻塞型睡眠呼吸暫停。混合型睡眠呼吸暫停危害更大,更容易造成人體多器官、多系統的損害,嚴重影響人體健康。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發病是一個漸進過程,可發生于任何年齡階段的人群,是一種比較嚴重的睡眠障礙,容易導致人體的生理紊亂。日常生活中一旦發現自己睡眠期間多汗、打鼾、翻身頻繁和遺尿等癥狀,一定要及時去醫院進行臨床檢查。患者平常應調整飲食,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適當運動,合理管理自身體重。睡覺前不要飲酒,采取側臥睡眠姿勢,以緩解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