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手足口病癥狀消失后幾天不傳染 幼兒手足口病的癥狀表現
炎熱的夏季,是手足口病的高發季節,,很多孩子在這個季節會感染上手足口病,患上手足口病的患兒身體會出現許多不適,那么手足口病的癥狀和表現有哪些呢?我們可以根據哪些癥狀來判斷孩子是否患上手足口病好呢?讓我們來聽一下專家介紹的手足口病的癥狀和表現吧:
1、大多數患兒是突然發病,首先表現為發高燒,體溫多在38度以上,同時伴有頭痛,咳嗽,流涕等癥狀,體溫持續不退,體溫越高,病程越長,病情也就越重。
2、患兒發熱的同時或發熱1-2天后,可在他們的口腔粘膜、唇內見到皰疹,皰疹破潰后會形成潰瘍,疼痛感較重,患兒常表現出煩燥、哭鬧、流口水,不吃飯等不適。
3、口腔皰疹后1-2天可在患兒的手心、足心及屁股上看到皮膚斑丘疹,以腳心部最多,皰疹呈圓形或橢圓形扁平小至米粒,大至豌豆大,較硬并內有混濁液體疹子周圍繞以紅暈。
4、小兒手足口病的疹子較少出現在軀干及面部,一般7天左右就能消退,不會造成瘢痕,更不會留下印跡。
5、小兒手足口病是一種病情較輕的自愈性疾病,絕大部分患兒預后較好,少數重癥患兒可合并心肌炎、腦炎、但這種可能很小。
手足口病特征表現為:
急性起病,發熱;口腔粘膜出現散在皰疹,米粒大小,疼痛明顯;手掌或腳掌部出現米粒大小皰疹,臀部或膝蓋偶可受累。
皰疹周圍有炎性紅暈,皰內液體較少。部分患兒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惡心、嘔吐、頭疼等癥狀。
該病為自限性疾病,多數預后良好,不留后遺癥。極少數患兒可引起腦膜炎、腦炎、心肌炎、弛緩性麻痹、肺水腫等嚴重并發癥。
易感人群
人群對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獲得免疫力。
由于不同病原型別感染后抗體缺乏交叉保護力,因此,人群可反復感染發病成人大多已通過隱性感染獲得相應抗體,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為學齡前兒童,尤以≤3歲年齡組發病率最高。據國外文獻報道,每隔2~3年在人群中可流行一次。
以上介紹了手足口病的癥狀和表現,家長們了解了嗎?通過以上的資料介紹,家長們知道了哪些癥狀是手足口病的的癥狀了吧,提醒家長們在生活里要做到手足口病的早發現早治療,讓孩子們能健康快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