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神經衰弱患者是否要避免過度興奮 神經衰弱降低其他器官敏感度嗎
神經衰弱,這種疾病在疾病的儀器的檢查階段里,是檢查不出患者有的一些病理上的癥狀的,但是患者往往會感到煩躁或者是間接的亢奮,這種感覺在影響著患者生活質量。那么,患者對于內外刺激的敏感度到底是怎樣的呢?一起看看吧。
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一般的活動如讀書看報、收看電視等活動,往往可作為一種娛樂放松活動,但此時本病患者非但不能放松神經,消除疲勞,反而精神特別興奮,不由自主地會浮想聯翩,往事一幕幕展現在眼前,眼睛在看電視,自己腦子常也在“放電影”。尤其是睡覺以前本應該靜心入睡,而病人不由自主地回憶、聯想往事,神經興奮無法入睡,深為苦惱。此外還有的病人,對周圍的聲音、光線特敏感,對其強弱的變化“斤斤計較”,引以苦惱。
有的醫生認為,此時是因病人的“感覺閾”下降。所謂“感覺閾”就是我們身體所能感覺到的最低限度的刺激強度。我們的周圍、我們的身體內部,時時有不同的刺激產生,但并不是所有的刺激我們的感覺器都能感受到。如刺激強度太弱,我們就無法感知。只有當刺激強度達到一定程度時,才能被我們的感受器感知,這種能使我們感受到的最低刺激強度稱為“感覺閾”。人與某些動物之間就存在不同的感覺閾,比如對氣味的辨別,狗就比人類鼻子靈敏得多,某種氣味弱時,狗能辨出,人卻無法感知,說明狗對氣味的感覺閾要比人低得多,所以狗可當警察——警犬,是警務人員偵破案子的得力助手。
人與人之間對不同的刺激的感覺閾是不同的。一般來說,神經衰弱患者的感覺閾下降,從而比正常人對刺激更為敏感。這是因為本病患者因神經內抑制減弱、興奮亢進,從而感覺閾下降,對體內、外的刺激,正常人感受不到的,他常感覺到了。如身體內部的胃腸蠕動、血管舒縮稍有變化,正常人是感覺不到的,神經衰弱病人能“準確”感知,“生動”描述,所以病人的臨床癥狀很多,繁雜無章。病人就診時往往是滔滔不絕,癥狀表現也可以是“百花齊放”,多種多樣,甚至是奇怪的。有的病人講“腸內有一股氣在上沖”,背心如有氣上沖,甚至還可描述氣走的線路,似肉內有蟲子行走等,此時若能排除器質性病變,則都屬于感覺閾下降,神經過敏所引起的。
從上面的文章中,我們也可以了解到,神經衰弱患者有很多對于外界的一些刺激還是比較敏感的。這些外在的刺激也在影響著患者的一些情緒。患者此時不能受到外界環境的太多干擾,要學會放松,不開心的時候可以DIY一個S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