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腎病患者能在高原地區生活嗎 腎病患者適合在海南生活嗎
腎病的種類是很多的,分類是很復雜的,但是也還是有一套理論的。腎小球疾病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很復雜,有許多因素參與,如感染、自身免疫、藥物、遺傳、環境等,其中免疫損傷是多數腎小球疾病發生過程中的共同環節,幾乎所有的腎小球疾病的大多過程都有免疫學機制參與。
腎臟對免疫介導的損傷高度敏感,機體對病原微生物、種植于腎小球的外來抗原或正常的自身組織成分產生過度的或不恰當的免疫應答,均會導致腎組織的免疫損傷。可由于免疫復合物在腎小球基底膜內皮下、系膜區、上皮側的沉積,活化補體,導致免疫損傷,也可能是一些種植在腎組織的抗原在原位與抗體形成免疫復合物。
腎組織的免疫應答效應,一方面會導致T細胞、單核細胞等炎性細胞在腎組織浸潤,這些細胞本身能分泌很多細胞因子,亦可介導腎組織損傷;另一方面,這些炎性細胞及其分泌的細胞因子又可刺激和激活腎臟固有細胞,使其表達各種趨化因子、細胞因子、生長因子、粘附分子和細胞外基質成分,直接或間接加重腎組織的損傷。
臨床表現慢性腎小球腎炎可發生于任何年齡,但以青、中年男性為主。起病方式和臨床表現多樣。多數起病隱襲、緩慢,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壓、水腫為其基本臨床表現,可有不同程度腎功能減退,病情遷延、反復,漸進性發展為慢性腎衰竭。
腎病臨床起病特點
(1)隱匿起病:有的患者可無明顯臨床癥狀。偶有輕度浮腫,血壓可正常或輕度升高。多通過體檢發現此病。
(2)慢性起病:患者可有乏力、疲倦、腰痛、納差;眼瞼和(或)下肢水腫,伴有不同程度的血尿或蛋白尿,部分患者可表現為腎病性大量蛋白尿。也有病人以高血壓為突出表現,伴有腎功能正常或不同程度受損(內生肌酐清除率下降或輕度氮質血癥)。
(3)急性起病:部分患者因勞累、感染、血壓增高、水與電解質紊亂使病情呈急性發作,或用腎毒性藥物后病情急驟惡化,經及時去除誘因和適當治療后病情可一定程度緩解。
為了確診病情,確定患者的治療方案,醫生往往要求患者接受一系列檢查,這是沒錯的啊。腎病患者應該接受的。實驗室檢查有尿檢異常,尿蛋白常在1~3g/d,尿沉渣鏡檢為腎小球源性血尿(即尿沉渣紅細胞形態為多形性),可見管型。B型超聲波檢查早期腎臟大小正常,晚期可出現雙側對稱性縮小,腎皮質變薄,腎結構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