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三歲寶寶積食發燒怎么辦 兩歲的寶寶集積食發燒多汗怎么辦
兩歲的寶寶由于腸胃功能發育尚不成熟,所以如果家長喂養不當的話就很容易造成積食,進而誘發發燒的癥狀,那么兩歲寶寶積食發燒究竟該怎么辦呢?
物理降溫
積食引起發燒,立即食用退燒藥會讓機體抵御病菌的能力下降。如果體溫不超過38.5,可使用物理降溫的方法。可用溫水擦拭寶寶的額頭、手腳心、后背前胸,幫助降溫,能洗個溫水澡也不錯。還可以給寶寶穿著寬松涼快的衣服,幫助散熱。
合理用藥
寶寶吃多了,胃里有積食,引起了發燒,如果體溫不到38.5℃,可以不用給孩子吃退燒藥,積食發燒,重點要化積。家長可以在醫生指導下,給孩子吃點消食片,燒慢慢地就會退;不然如果僅僅退熱的話,幾個小時后體溫還會升上來。
吃些流食
在寶寶積食期間,不要強迫孩子吃飯,可適當喂些湯、粥、牛奶等流食,稍微吃些清淡的蔬菜。水果可以吃香蕉、蘋果,促進排便。多喝水,補充因發熱帶走的水分,并促進新陳代謝,帶走些內熱。
適當運動
適當的讓寶寶多活動,靠他自己的胃腸活動來消化食物,幫助化積。運動還能增加汗腺分泌,通過流汗也能帶走一部分內熱,幫助降溫。
寶寶發燒吃什么藥
1、感冒引發的發燒:你可以用解熱止痛類的如APC,有小孩專用的解熱、退熱藥一般是不刺激胃的;
2、高熱不退:可用適當加點激素,如氟美松就比較常用,一般與復方氨基比林一起肌肉注射
3、感染引起的高熱:一定要抗感染治療還有就是在抗感染治療
4、如果吃藥3天無效的高熱就要去看醫生了
孩子發燒一般不超過38.5℃,建議只用物理降溫,但如超過38.5℃或孩子有驚厥史,要及時用退燒藥。父母最好選用對乙酰氨基酚(百服寧、泰諾林等)、布洛芬(美林等)這兩款兒科醫生使用最廣,臨床安全性較高的藥物。
這兩類退燒藥雖屬兩種不同類型,但作用都是解熱鎮痛。服用時,需注意兩者劑型的差別:對乙酰氨基酚類的百服寧、泰諾林等有滴劑、口服液、咀嚼片三種劑型;布洛芬類的美林,對兒童只有滴劑和口服液兩種劑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