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腦挫裂傷的臨床表現及治療方法 什么是腦挫裂傷其臨床表現有哪些
根據GCS評分將腦挫裂傷分為輕、中、重型。腦挫裂傷的臨床表現因致傷因素和損傷部位的不同而各異,懸殊甚大,輕者可沒有原發性意識障礙,而重者可致深度昏迷甚至死亡。
1.意識障礙:
是腦挫裂傷最突出的臨床表現之一,傷后多立即昏迷,由于傷情不同昏迷時間由數分鐘至數小時、數日、數月乃至遷延性昏迷不等,長期昏迷者多有廣泛腦皮質損害或腦干損傷存在,一般常以傷后昏迷時間超過30分鐘為判定腦挫裂傷的參考時限。
2.頭痛:
腦挫裂傷造成的蛛網膜下腔出血、腦水腫和腦腫脹。可引起較為嚴重的頭痛并且持續時間較長。頭痛的性質主要為全頭部脹痛或跳痛,咳嗽時加重。
3.惡心、嘔吐;
腦挫裂傷時腦脊液對第四腦室的沖擊、腦血管運動功能的紊亂、顱內壓力的改變以及蛛網膜下腔出血的刺激等,都可引起惡心和嘔吐。大多傷后立即出現,嘔吐為噴射性,若傷員處于昏迷狀態,常造成嚴重的誤吸。
4.癲癇:
腦挫裂傷的早期癲癇發作多見于兒童,一般發生于傷后數小時或數日內,有的甚至發生在外傷的當時。發作形式多以大發作和局限性發作為主;晚發和局限性癲癇常要警惕顱內血腫的可能。
5.腦膜刺激征:
腦挫裂傷造成蛛網膜下腔出血,后者引起頸項強直,直腿抬高試驗陽性。若無新鮮出血.陳舊的蛛網膜下腔出血一般5~7天可被逐漸吸收。頸強直可隨腦脊液中含血量的減少而逐漸減輕。
6.局灶性神經系統體征:
依腦挫裂傷的發生部位而定,若損傷累及腦的功能區,常于傷后即刻出現相應肢體的單癱、偏癱或偏一側的感覺障礙,以及失語或偏盲等。
7.腦脊液:
腦挫裂傷的傷者早期腰椎穿刺即可發現內眼或顯微鏡下血性腦脊液,壓力一般高于正常,壓力過高時不宜過多地放出腦脊液。
8.生命體征變化:
常較明顯,體溫多在38℃左右,脈搏、呼吸增快,血壓正常或偏高。當合并胸腹臟器損傷或肢體、骨盆骨折時,可出現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