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鈉低于多少是低鈉血癥 老年人低鈉血癥簡單補鈉方法
低鈉血癥是臨床上最常見的水鹽失衡性疾病。指血清鈉離子濃度低于正常水平,血鈉濃度低于135mmol/L時的一種病理狀態,低鈉血癥的發生常導致頭痛、惡心、癲癇甚至昏迷。如果出現這些癥狀,應該如何治療低鈉血癥呢?治療低鈉血癥的四個辦法是什么?
?
如何治療
低鈉血癥的治療應根據低鈉血癥的類型、病因和程度,重視個體化治療。主要原則:消除病因,治療原發性疾病,限制攝水量,補充鈉離子,糾正低鈉血癥,對癥治療及并發癥處理。
四個治療辦法
1、限制水分攝入
如果低滲透性低鈉血癥的高容量和等體積可以通過限制水的攝入量來治療。根據尿滲透壓與血漿滲透壓之比,計算游離水清除率以限制攝水量。
2、補充鈉離子
慢性及輕度低鈉血癥,如無癥狀或輕度,可口服鈉,飲食可高鹽。對于伴有癲癇、意識障礙等嚴重癥狀的低鈉血癥,可采用靜脈補鈉。糾正的目的是使血清鈉濃度比治療前提高4~6mmol/L。
3、精氨酸加壓素受體拮抗劑
精氨酸加壓素受體拮抗劑能迅速有效地提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調綜合征的血清鈉濃度,該綜合征在限水24-48小時內沒有明顯升高或不能耐受限水。可以選擇口服或靜脈注射。。
4、利尿劑
適用于高容量低滲低鈉血癥及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調綜合征,尤其是游離水清除率大于1.0時。利尿劑,如速尿,可以抑制電解質的再吸收,并排出大量等滲性尿液。
由此可見,低鈉血癥是一種體內水鹽失衡疾病,該病可出現頭痛,惡心嘔吐等癥狀,嚴重甚至昏迷,因此一旦發現相應癥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做相關檢查,遵醫囑治療,平時應注意不要飲水過度,飲食均衡,適當運動,大量排汗后應及時補水。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