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抗結核藥物傷肝可以恢復嗎 抗結核藥物肝損害處理原則
據調查我們了解到,通常人們在患上骨結核疾病后都會首先選擇使用抗結核藥物來控制身體上的病情變化,可是,隨著身體上疾病的改變,卻發現,這些抗結核藥物的使用不僅沒能夠將骨結核病治好,而且還出現一些身體不適的現象,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難道這些抗結核藥物的使用對于結核病的醫治沒有任何成效嗎?
常用的抗結核藥物有鏈霉素、卷曲霉素(CPM)和紫霉素(VM)、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PZA)、對氨水楊酸(PAS)、乙胺丁醇(ZMB)、乙硫異煙胺、氨硫尿(TB)、環絲氨酸(CS):這些抗結核藥物對身體有著很高的毒副作用:他們的毒副作用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肝損害:血清谷丙轉氨酶(SGPT)升高≤60U118例(酶動力法,正常值<30u sgpt="">60U76例,黃疸9例,SGPT及膽紅素均明顯升高;
2.位聽神經損害:130例(94.4%)由鏈霉素引起,8例由卡那霉素所致.表現為耳鳴,耳閉塞感,聽力下降96例,眩暈,平衡失調31例,二者皆有11例;
3.血液系統異常:白細胞減少為2.0~3.8×109/L87例,多無臨床癥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3例,表現為皮膚斑點狀或片狀紫癜,血小板減少至40~80×109/L.MDS1例,初期表現為白細胞減少,相應的治療無效,繼而出現全血細胞減少,反復感染發熱及出血傾向,經骨髓血細胞檢查及活檢確診;
4.胃腸反應: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脹,腹瀉,便秘等;
5.藥物熱皮疹:高熱,寒戰,全身性紅斑,伴血管神經性水腫,皮疹;
6.關節腫痛:關節紅腫熱痛,運動障礙;
7.神經精神癥狀異常:興奮,失眠,頭痛,記憶力減退,精神行為異常;
8.視神經損害:視物模糊,視力下降,視野縮小;
9.類赫氏反應:化療~2個月病灶擴大,胸腔積液重新出現,胸腔積液增多;
10.末稍神經炎:肢端麻木伴蟻走感;
11.乳腺增生:男性乳房,乳頭增大伴觸痛。
通過上述介紹可以看出,原來抗結核藥物的使用會對身體上造成很多藥物性危害,對機體的傷害性是不可避免的。在治療骨結核疾病上,如果長期使用抗結核藥物的話,會導致機體上產生強大的耐藥性,反而會增加結核病的治療難度,對疾病的醫治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建議廣大骨結核患者,要選擇正確的方法進行骨結核病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