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急性結核性腦膜炎是怎么引起的 結核性腦膜炎會傳染嗎怎么治療
結核性腦膜炎是由結核分枝桿菌感染所導致的疾病,與肺結核等結核性疾病的致病菌相同,只是累及的組織、器官不同。該病常見于嬰幼兒,在原發感染期即可發病。預后相對較好,能否正確診斷是關鍵,并與患者的年齡有關,在正規、足療程的抗結核治療后多數患者可治愈。
結核分枝桿菌主要通過空氣傳播,其有較強的生存能力,可在患者吐出的痰液中存活數月,可見其強勁的生命力,但其不抗酸,可被酸性消毒劑滅活。結核性腦膜炎的患者在感染結核桿菌后,病菌經血行播散至全身,直接蔓延到蛛網膜下腔,而后侵入腦膜、腦實質造成各種癥狀的出現。病理表現為腦膜彌漫性充血、水腫、結核結節等表現。
患者早期可出現低熱、納差、盜汗的結核病表現,還會出現性格的表現,如煩躁、易怒,還會有輕微的頭痛。當病情進展后,會表現為顱內壓增高的癥狀,如嘔吐、嗜睡、驚厥等,嬰幼兒還會有前囟隆起,顱縫分離。檢查可出現病理征,但巴賓斯基征在正常的嬰幼兒中也可出現,要注意區分。當疾病晚期時,患者可出現昏迷、驚厥、水電解質紊亂的表現,此時要密切注意病情變化,做好支持治療,防止不良事件發生。
結核性腦膜炎的正確診斷是治療的關鍵,腦脊液檢查有重要意義,涂片可見桿菌即可確診。再結合預防接種史、癥狀及體征還有影像學檢查,不難做出診斷。而后對患者進行抗結核治療,總的治療時間應不少于1年,并給予降顱壓的治療,防止腦疝發生,同時囑患者臥床休息、注意補充營養,增強免疫力。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