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酒精性腦萎縮癥狀 酒精性腦萎縮繼續喝酒
酒精性腦萎縮的表現主要是運動失調,臨床表現還表現為構音障礙。酒精中毒性小腦退行性變是嗜酒時常見的小腦變性,臨床特征為步態不穩定、步伐加快。大多數慢性酒精中毒的患者都有小腦萎縮,那么,酒精性腦萎縮可以恢復嗎?
酒精性腦萎縮是指由于長期飲酒而引起的腦部組織不可逆的減少,對該病是否為獨立的臨床病例尚有爭議。但如果在戒斷或減少飲酒的情況下,可能會出現戒斷癥狀,如焦慮、狂躁、顫抖、走路不穩。酗酒性腦病患者還可能會有人格改變,如患者出現精神癥狀、幻覺、譫妄、精神行為異常等。酒精中毒性腦病患者一定要去醫院就診。
酒精性腦萎縮一般是無法治愈的,這種病是指長期大量飲酒,導致患者大腦組織體積變小,并有某些功能障礙的表現。患者在做頭部CT或磁共振時,會發現側腦室有擴大,額葉、腦溝也會有加寬,主要表現為行走緩慢、記憶力和行為能力下降、肢體抖動等。可伴有頭痛、失眠、乏力,逐漸出現智力減退,還有性格改變。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身體內維生素B1缺乏、營養失調,以及酒精對大腦的直接損害有關。
由于腦組織受到損傷,不能用其他方法恢復,所以患者必須立即戒酒,以免加重腦萎縮。大多數患者的小腦癥狀在幾周或幾個月后穩定多年,但個別患者的小腦癥狀呈跳躍發展,震顫性譫妄發作或嚴重感染性疾病加重癥狀。
總之,長時間飲酒者,經常因缺乏營養,造成大量維生素的流失,胃粘膜受損和酒精直接作用于腦組織,常會使腦組織代謝功能紊亂,能量大量消耗,導致腦組織死亡,從而引發腦萎縮,常表現為認知功能障礙,病情嚴重時生活經常不能自理,需要幫助。因為中樞神經系統的損傷,往往不可逆,腦組織細胞無法再生,即使給予積極的營養神經、能量補充等相關治療,腦萎縮也很難恢復,所以建議平時最好不要喝酒,要調整生活習慣,以預防疾病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