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踝關節損傷 踝關節損傷的原因有哪些
一般出現踝關節損傷是在參與體育活動中常見的運動損傷,特別是跳躍或足部的運動中容易引發。比如籃球、足球、越野跑、跳遠等等。同時,患者在不平整的地面上走路或跑步,穿不合腳的鞋子或者穿高跟鞋運動,也會增加扭傷的風險。那么踝關節損傷主要的特征有什么呢?
1、患者只要踝關節受到損傷,不管損傷程度嚴不嚴重,都會感受到疼痛。但是踝關節損傷情況不是非常嚴重的話,依舊能夠進行緩慢的行走,如果嚴重的踝關節損傷可能連行走都無法做到,踝關節只要受力就會產生巨大的疼痛,甚至沒有辦法站立。這也是踝關節受傷的一個癥狀。
2、患者在踝關節損傷之后關節產生腫脹是非常普遍的現象。腫脹的大小隨著關節損傷的嚴重程度增加而增加。而產生關節腫脹的原因有兩點,一個是關節內部發生了組織水腫,第二個就是關節內部血管發生出血,這些都能造成踝關節腫脹。輕度的踝關節損傷產生的水腫可以在一個星期左右消失。
3、踝關節損傷后還會出現關節松弛感。如果踝關節的損傷沒有傷到骨骼,僅僅是一些周圍軟組織及韌帶的損傷,那是不太嚴重的,但是患者一旦韌帶受到了損傷,那么對踝關節的保護能力就會下降,因此患者就會有踝關節不穩定的感覺,同時踝關節的松弛也會增加第二次腳踝受傷的風險。
以上就是踝關節損傷后比較明顯的癥狀了,所以患者在踝關節受到損傷之后要注意休息,減少運動,問題比較嚴重就要及時去正規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確保骨骼沒有受到損傷。在踝關節恢復之后要多進行腳踝部位的鍛煉,增強腳踝部位肌肉的力量,這也是增加踝關節穩定性的方法之一。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