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更年期晚上出汗多怎么治 出汗多了應該怎么辦
出汗是每個人都會有的,這是人體的正常現象,但是如果出汗過量就需要警惕了,這可能是身體發出了不好的暗號。那么,出汗太多怎么辦呢,一起來看看吧
到半夜冒火出汗
有些人夜間入睡則汗出,醒后則汗止,稱為盜汗。盜汗多因陰虛而致,陰虛則陽亢,陰不御陽,津隨液為汗,故常伴有五心煩熱、失眠、口咽干燥等癥狀。
支招:選百合、雪梨、蜂蜜等滋陰,少吃羊肉、洋蔥、蔥姜蒜等熱性食物,用沙參、麥冬、五味子或西洋參等泡水飲。
頭頸部出汗多
頭汗指病人僅頭部或頭頸部出汗較多,多因上焦熱盛或中焦濕熱蘊藉,或病危虛陽上越所致。
支招:若同時有上腹脹滿、口臭、不想吃飯多為積食,可減少進食量、吃清淡飲食緩解;或用麥芽30克,獨腳金15克水煎服用;若伴隨肢體沉重無力,胃脹不適,想嘔吐,身體發熱,舌苔厚而黃膩,應注意清淡飲食或用蒼術10克,南豆花10克,綿茵陳10克水煎飲用。
出汗成家常便飯
有些女性平時就算不運動,在空調房里轉悠也經常出汗。這種情況多為“自汗”,大多因為肺氣虛弱、衛陽不固、津液外泄。還伴有疲憊、無力、氣虛、怕冷這些陽氣虛損的癥狀。自汗患者多表現為體質虛弱,容易感冒,活動后易出汗,不耐勞力。有一些氣虛患者會兼有陰虛。除體質虛弱外,還有內火旺,身體發燙,手腳心熱,心煩易躁,多數會伴盜汗。
支招:對于氣虛型自汗患者,一般以調補為主,加強固攝,平時可以多吃如黃芪、大棗、山藥等補氣食材加以調理。氣陰兩虛患者,當從益氣養陰、滋陰清火著手,可食用百合、銀耳、枸杞、洋參等食材調理。對于氣虛及陽虛引起的自汗,不能采用清熱止汗的方法。汗證患者在平時的自我保健方面,還應當注意保持平穩的心態,控制情緒,少發火;飲食也要注意少食火熱辛辣刺激的食物,少飲酒。同時注意及時增減衣物,預防感冒。
人為什么“出汗”
其實所謂的出汗是人體調節氣溫一會排泄毒氣的一種本能的生理功能,一般可以分為精神性出汗、溫熱性出汗、運動性出汗以及味覺性出汗這幾個類型。
桑拿天,坐著不動都會大汗淋漓,這就是常見的溫熱性出汗。溫熱性出汗是由外界溫度升高引起的人體中樞溫度自我調節的方式,人體通過出汗而散發熱量、調節體溫。運動性出汗是人體在運動時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速,在體內消耗能量的同時可產生許多熱量,人體通過排汗來降低體內溫度,屬于正常的生理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