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肝臟多發低密度灶就是腫瘤 肝臟低密度影要緊嗎
有些朋友在當地或者單位體檢的時候偶然發現了肝臟低密度灶,非常擔心自己的肝臟出現了不好的情況來診,其中有幾位甚至夜不能寐,異常焦慮。那么,肝臟低密度灶就是腫瘤嗎?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相關內容吧。
其實,只要是肝臟的病灶密度低于肝組織,臨床都被稱為低密度灶,它的真實性質可能是肝囊腫、肝血管瘤、肝膿腫。當然,也可能是肝癌,但是真正最終被診斷是肝癌的幾率并不高,而且近年來隨著肝炎疾病的良好控制,國內肝癌的發病率明顯的在下降。
一般來說,肝臟密度的減低,可以被分為彌漫性減低和局限性減低兩種。臨床接診過程中比較多見的彌漫性減低病例包含:均質的脂肪肝、少數急性脂肪肝浸潤、肝臟淤血以及近年來有所增長的肝小靜脈阻塞病等;而局限性密度減低在臨床上更為多見,比如不均質的脂肪肝、肝囊腫及多囊肝、肝血管瘤、肝包蟲、肝膿腫、肝腺瘤、肝錯構瘤、肝臟局灶性增生、原發性肝癌和轉移性肝癌。在以上這么多類型伴隨肝臟密度改變的疾病中,真正意義上屬于惡性疾病的其實只有原發性肝癌和轉移性肝癌,絕大多數病人都是肝囊腫和肝血管瘤等良性疾病,而在這部分良性病人的群體中,也只有少數患者需要接受手術治療。
所以,如果在體檢的過程中出現了肝臟的低密度改變,暫時不用慌張,很多比較典型的低密度改變借助消化系統的超聲就可以很好的鑒別,部分微小病灶或者不典型病變則需要借助CT或者磁共振的增強掃描進一步確立診斷。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