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二型呼衰和一型呼衰的區別 一型呼衰和二型呼衰的治療
呼吸衰竭是各種原因引起的肺通氣和(或)換氣功能嚴重障礙,以致不能進行有效的氣體交換,導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從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謝紊亂的臨床綜合征。在海平大氣壓下,于靜息條件下呼吸室內空氣。并排除心內解剖分流和原發于心排血量降低等情況后,動脈血氧分壓(PaO2)低于8kPa(60mmHg),或伴有二氧化碳分壓(PaCO2)高于6.65kPa(50mmHg),即為呼吸衰竭(簡稱呼衰)。
在臨床工作者,通常根據動脈血氣將呼吸衰竭分為Ⅰ型和Ⅱ型兩種,具體如下:
Ⅰ型呼吸衰竭:即低氧性呼吸衰竭。血氣分析的特點是PaO2(通氣/血流比例失調、彌散功能障礙、肺動-靜脈瘺等),如嚴重肺部感染性疾病、間質性肺疾病、急性肺栓塞等。
Ⅱ型呼吸衰竭:即高碳酸性呼吸衰竭,血氣分析特點是氧分壓(PaO2)50mmHg。系肺泡通氣不足所致。單純通氣不足,低氧血癥和高碳酸血癥的程度是平行的,若伴有換氣功能障礙,則低氧血癥更為嚴重,如慢阻肺。60mmhg,同時伴有二氧化碳分壓(paco2)、Ⅰ型和Ⅱ型呼衰的氧療及機械通氣方案相同嗎?
呼吸衰竭的治療原則中指出:增強呼吸支持,包括呼吸道通暢、糾正缺氧和改善同通氣等,可見吸氧是呼吸衰竭治療中的重要環節,可以通過增加吸入氧的濃度來糾正患者缺氧狀態。
那么Ⅰ型和Ⅱ型呼衰吸氧治療及機械通氣的方案相同嗎?下面我們就來討論一下具體有什么區別,以及其機制,具體如下:
吸氧濃度:
確定吸氧濃度的原則是在保證PaO2迅速提高到60mmHg或脈搏容積血氧飽和度(SPO2)達90%以上的前提下,盡量降低吸氧濃度。
①Ⅰ型呼吸衰竭為低氧性呼吸衰竭,較高濃度(>35%)給氧可以迅速緩解低氧血癥而不會引起CO2潴留。
②Ⅱ型呼衰為高碳酸性呼吸衰竭,患者往往有通知功能障礙,氧療時需注意保持低濃度(,防止血氧含量過高。
吸氧裝置:
① 鼻導管或鼻塞:主要優點為簡單、方便,不影響患者咳痰、進食;缺點為氧濃度不恒定,易受患者呼吸的影響。高流量時對局部鼻黏膜有刺激,氧流量不能大于7L/min。
吸入氧濃度與氧流量的關系:吸入氧濃度(%)=21+4*氧流量(L/min)。
②面罩:主要包括面罩、帶儲氣囊無重復吸氧面罩和文丘里面罩。主要優點為吸氧濃度相對穩定,可按需調節,且對鼻黏膜刺激小;缺點為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患者咳痰、進食。
機械通氣:呼吸衰竭時應用機械通氣能維持必要的肺泡通氣量。降低PaCO2;改善肺的氣體交換效能;使呼吸肌得以休息,有利于恢復呼吸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