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兒童社交恐懼癥如何自愈 兒童社交恐懼癥能自愈嗎
面對陌生人的時候,我們尤其是一些孩子,會特別地感到害羞或者是恐懼,一般情況下,這都是正常的情況。怕生是我們日常廠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現象。然而,過分的情緒表現則會容易引起這么一種疾病——兒童社交恐懼癥。對于兒童而言,這樣的情緒障礙不僅給他們帶來了身體上的折磨,也會對他們的心理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那么,究竟是哪些原因使得孩子患上了兒童社交恐懼癥的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相關的介紹。
(1)主要受人文環境影響。
比如家長會告誡孩子少與陌生人交往,不要去鄰居家串門,也不許帶孩子來自家。這樣,弱化了孩子的社交能力,抑制了孩子社交欲望。
(2)因獨生子女所帶來的問題。
現在一個孩子,雖說有2~6個大人護著,但大人很難走進孩子的內心,孩子的內心是孤獨的,他的很多心事不被大人所理解,也就壓抑了他的表達能力與技巧。
(3)家長角色的錯位。
有的父母因自己工作忙,將孩子托付給老人或保姆。相對來說,老人與保姆對孩子的衣食起居安全更重視,而對孩子智力開發方面不會用心或用心不足。這樣,孩子與人交往的能力沒有經常得到鍛煉。
(4)居住點不穩定。
由于父母工作的原因,或因為租房、買房,居住的地方多次頻繁搬動,孩子好不容易習慣了與一些小伙伴交往,但很快又要分離,使孩子長期處于動蕩狀態。
(5)孩子在交往的過程中,曾遭受過心理創傷。
這種創傷,也許是他人給的,如欺侮;也許家長角色給的,如當眾打罵;也許是自己給的,如走失;也許是環境給的,如受驚嚇。孩子的心理創傷沒有得到修復,那么他的社交必然受到抑制。
我們常見一些孩子在面對陌生人的時候,喜歡往后躲,嚴重的還會打鬧大哭,雖然實屬常見現象,但是事態嚴重的話,我們一些家長就不能掉以輕心了。及時地帶孩子前往治療時很有必要的,希望孩子們都能夠健康成長起來,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