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多發性骨髓瘤如何止痛 多發性骨髓瘤最常見的類型
在多發性骨髓瘤的確診上,醫生會格外的小心,因為這種疾病的誤診發生率是極高的。專家介紹,像多發性骨髓瘤這種疾病,若真的被誤診,其所出現的后果不是病情加重,而是患者死亡,因此在這種疾病的判斷上,我們應掌握關于它的一切知識。那么,它易與哪些疾病相混淆呢?
1、反應性漿細胞增多癥(reactive plasmacytosis):
①存在原發病:如慢性炎癥、傷寒、系統性紅斑狼瘡、肝硬化、轉移癌等;
②漿細胞≤30%且無形態異常;
③免疫表型:反應性漿細胞的免疫表型為CD38+CD56-,而MM則為CD38+CD56+;
④M蛋白鑒定:無單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
⑤細胞化學染色:漿細胞酸性磷酸酶以及5’核苷酸酶反應多為陰性或弱陽性,MM患者均為陽性;
⑥IgH基因克隆性重排陰性。
2、原發性巨球蛋白血癥(Waldenstr?ms macroglobulinemia,WM):
①血中IgM型免疫球蛋白(IgM型免疫球蛋白【正常值及臨床意義】)呈單克隆性增高,同時其他免疫球蛋白正常或輕度受抑制。
②影像學:X線攝片較少見骨質疏松,溶骨性病變極為罕見。
③漿細胞形態:骨髓中以淋巴細胞及漿細胞樣淋巴細胞多見。淋巴結、肝、脾活檢提示是彌漫性分化好的或漿樣淋巴細胞性淋巴瘤。
④免疫表型:多為IgM+,IgD-, CD19+, CD20+, CD22+, CD5-, CD10-及CD23-。
3、轉移性癌的溶骨性病變:
①骨痛以靜止及夜間明顯; ②血清堿性磷酸酶常升高;
③多伴有成骨表現,在溶骨缺損周圍有骨密度增加; ④骨髓涂片或活檢可見成堆癌細胞;
⑤多數患者可查見原發灶,但部分患者可找不到原發灶。
4、意義未明的單克隆丙種球蛋白病(monoclonal gammopathy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MGUS)診斷標準(符合下列三項)
①血中M蛋白<30g/L; ②骨髓克隆性漿細胞<10%;
③沒有ROTI、沒有其他B細胞增殖性疾患或輕鏈相關的淀粉樣變性以及其他輕鏈、重鏈或是免疫球蛋白相關的組織損傷。
5、孤立性漿細胞瘤(骨或髓外)診斷標準(符合下列三項)
①活檢證實為單個部位的單克隆性漿細胞瘤,X線、MRI和/或FDG、PET檢查證實除原發灶外無陽性結果,血清和/或尿M蛋白水平較低;
②多部位骨髓穿刺涂片或骨活檢漿細胞數正常,標本經流式細胞術或PCR檢測無克隆性增生證據;
③無骨髓瘤相關性臟器功能損害等。
以上的5種疾病介紹就是關于多發性骨髓瘤易與哪些疾病相混淆的簡單介紹,您在閱讀之后,對其是否有了深刻的認識呢?專家提醒,不管是什么疾病,即使是日常生活中極為常見的,我們也應該去醫院確診之后在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