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導致耳石癥的主要原因 導致耳石癥的病因是什么
耳石癥患者發作期會出現旋轉、嘔吐,同時還會造成迷路、前庭、耳蝸器官損害。那么導致耳石癥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告訴大家導致耳石癥的原因吧!
1、遺傳性因素
耳硬化癥患者直系先輩后代中有相同病的較多,約為54%有家族史,有人認為是常染色體顯性或隱性遺傳,半數以上病例可以發現異常基因。
2、內分泌紊亂因素
本病多見于青春發動期,以女性發病率高,且于妊娠、分娩與絕經期都可使病情進展加快,被認為與激素水平有關。
3、骨迷路包囊發育因素
人類出生時骨迷路包囊已發育完成,唯獨在前庭前邊緣的內生軟骨層內遺留有一發育和骨化過程中的缺陷,稱窗前裂。裂內有纖維結締組織束及軟骨組織,成年后可繼續存在或發生骨化而產生耳硬化病灶,臨床及顳骨病理所見之耳硬化癥病灶,亦多由此處開始。
耳石癥的癥狀
發病突然癥狀的發生常與某種頭位或體位活動有關。激發頭位(患耳向下)時出現眩暈癥狀,眼震發生于頭位變化后3-10s之內,眩暈則常持續于60s之內,可伴惡心及嘔吐。
眼震十分特殊在坐位訓練改變至激發頭位時出現一種旋轉性的短暫的易疲勞的眼球震動,作耳向下時眼震為順時針方向,右耳向下時為逆時針方向,眼睛震持續過程中,先是逐漸增強,其后逐漸減弱,當從臥位回至坐位時,出現一種方向相反的短暫低速度眼震。
病程可為數小時至數周,個別可達數月或數年,眩暈可周期性加重或緩解,眩暈的成為變化較大,嚴重者于頭輕微活動時即出現眩暈,間歇期可無任何不適,或有頭暈、眩暈發作后可有較場時間的頭重腳輕及飄浮感。
多見于中年患者(45-50歲)。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