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常見病因 小學生營養不良最常見的病因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生活壓力的增大,有不少一部分人的生活開始變得沒有規律,長期以往的結果就是導致自己成為營養不良的一員。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導致營養不良的因素多種多樣,以下就為大家詳細的總結一下。
一、營養物質吸收減少
過分的飲食限制使得營養物質攝入減少或不均衡;透析不充分,尿毒癥毒素以及藥物使用、精神抑郁等因素刺激使得胃排空延遲或時常腹瀉,營養物質吸收障礙。
二、營養物質丟失增加
在透析排毒、除水的同時,一些小分子的營養物質如氨基酸、VITB12等也可同時被透出。如血液透析5小時將丟失6-8G氨基酸,若有消化道出血存在,其100ML全血相當于14~17G蛋白質。
三、蛋白質分解增加
代謝性酸中毒,內分泌紊亂如生長激素、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甲狀旁腺素、腎上腺皮質激素、胰高血糖素等增加以及慢性炎癥狀態均可引起患者蛋白質分解增加,導致營養不良發生。
四、透析患者營養不良的原因與厭食、感染、代謝紊亂、透析中營養物質的丟失等有關,也與透析膜的不相容有關。其中最主要的是進食量不足,達不到機體的最低需要量。臨床上透析者營養不良時會發生諸多不良后果,如抵抗力下降,常合并細菌感染,甚至霉菌或結核感染,且感染后不宜控制;還有體力下降,患者常感疲乏,工作精力下降,嚴重者生活不能自理;心理上易產生自卑及精神上的困擾,生活質量下降,失去生活樂趣。
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哪幾種因素會導致人們患上營養不良時,人們在生活中就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同時也要有規律的進行飲食,讓營養不良沒有機會接觸自己。只有保證健康的身體,才能更好地進行工作。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