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猝死如何定義 猝死原因的解析
猝死,這個詞,我們近幾年總在微博上看到,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猝死怎么讀,隨著人們生活壓力的增大,越來越多的人出現了猝死情況,導致猝死的原因有很多,今天,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猝死的讀音。猝死,cù sǐ,醫學上指由于體內潛在的疾病引起的突然死亡。
【詞語】猝死
讀音:cù sǐ
內涵——三要素
猝死的內涵可以濃縮成6個字,即患者是“因病突然死亡”。這6個字準確精煉地概括了猝死內涵的三要素:
要素一:患者已經死亡。故患者沒有死的,一律不能認定為猝死。猝死是終結性診斷,是蓋棺定論。因此猝死是只能預防,不能治療的疾病,任何能夠治療甚至治愈或復蘇成功的情況都不能稱為猝死。
要素二:患者屬于自然死亡,即因自身疾病而死亡,死亡起因于患者身體內部因素。而不是死于患者身體的外部因素,不是死于溺水、觸電、自縊、中毒、低溫、高溫、暴力、失血、外傷、麻醉、手術等非自然原因。
要素三:猝死是突然發生的,其發生時間是不可預料的,也就是說患者并沒有出現即將死亡的征兆,故沒有人認為該患者將要死亡,但死亡偏偏發生了。因此,凡能預料的死亡都不屬于猝死。臨床最常見的就是終末期疾病的患者,如癌癥晚期、各種疾病的晚期等,患者的生命逐漸走向盡頭,臨床上的相關表現有目共睹,一旦患者離去,此種死亡就不是猝死。
猝死的特征
1.病魔之首
猝死是最可怕的疾病。在人類所有的疾病中,就其突發性、緊急性、嚴重性、惡性程度和后果而言,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疾病能夠與猝死相比。
2.發病突然
猝死是患者猝然而死,無論是患者本人還是他(她)的家人及朋友,都將始料不及。有時發病后患者甚至無法留下一句話。這就是猝死為什么是世界上最可怕的疾病的原因。
3.高發病率
絕大部分的猝死患者是死于心臟停搏(CA),而心臟停搏的發病率非常高,美國心臟協會2013年6月在某雜志網站上發表的徒手心肺復蘇(CPR)共識指出:心臟停搏是美國最致命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它導致的死亡超過大腸癌、乳腺癌、前列腺癌、流感、肺炎、車禍、HIV槍支案件和家庭火災致死人數的總和。我國每年有180萬人死于猝死,平均每分鐘有3~4人因猝死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