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除濕補氣最好的中成藥 祛濕效果最佳中成藥
關于風濕骨病,臨床常用祛風濕藥治療風濕之邪留滯經絡、肌肉、關節等部位。常用的中藥材有羌活、獨活、防風、秦艽、威靈仙、桑枝、五加皮等,這些中藥通過科學配伍,可以起到祛風除濕的良好作用,但需辯證用藥。
除濕效果最好的中成藥
1、風濕液
功能主治:補養肝腎,養血通絡,祛風除濕。用于肝腎血虧、風寒濕痹引起的骨節疼痛,四肢麻木,以及風濕性、類風濕性疾病見上述證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15 ml,一日2~3次。
使用禁忌:兒童、孕婦、月經期婦女禁用。
2、風濕骨痛膠囊
功能主治:溫經散寒,通絡止痛。用于寒濕閉阻經絡所致的痹證,癥見腰脊疼痛、四肢關節冷痛;風濕性關節炎見上述證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4粒,一日2次。
使用禁忌:本品含毒性藥,不可多服。孕婦忌服。
3、獨活寄生合劑
功能主治:養血舒筋,祛風除濕。用于風寒濕痹,腰膝冷痛,屈伸不利。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5~20ml,一日3次,用時搖勻。
使用禁忌:孕婦慎用。
4、木瓜丸
功能主治:祛風散寒,除濕通絡。用于風寒濕閉阻所致的痹證,癥見關節疼痛、腫脹,屈伸不利,局部畏惡風寒,肢體麻木,腰膝酸軟。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0丸,一日2次。
使用禁忌:孕婦禁用。
5、舒筋活絡酒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活血通絡,養陰生津。用于風濕阻絡,血脈瘀阻兼有陰虛所致的痹證,癥見關節疼痛,屈伸不利,四肢麻木。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0~30ml,一日2次。
使用禁忌:孕婦慎用。
6、小活絡丸
功能主治:祛風散寒,化痰除濕,活血止痛。用于風寒濕邪閉阻、痰瘀阻絡所致的痹證,癥見肢體關節疼痛,或冷痛,或刺痛,或疼痛夜甚,關節屈伸不利,麻木拘攣。
用法用量:黃酒或溫開水送服。一次1丸,一日2次。
使用禁忌:陰虛有熱者、孕婦禁用。
7、壯腰健腎丸
功能主治:壯腰健腎,祛風活絡。用于腎虧腰痛,風濕骨痛,膝軟無力,神經衰弱,小便頻數,遺精夢泄。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5克(瓶裝者約半瓶蓋),一日2~3次。
使用禁忌:感冒發燒者忌服。
根據上文關這種藥物的具體分析,大家對于這種藥物是否有一定的了解呢?總的來說,在用藥的同時,還需減少辛辣、刺激、甜膩食品攝入,多吃水果蔬菜,避免長時間、高壓力工作和熬夜,并且注意面部皮膚清潔、保濕和減少皮脂分泌,保持心情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