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超聲胃鏡能檢查到膽管下段嗎 超聲胃鏡能檢查胰腺準確嗎
提到超聲胃鏡,可能大多數人會感到陌生,為了讓更多的患者認識該設備,現簡單介紹如下,希望對就診及治療有一定幫助。
超聲胃鏡是80年代中后期發展起來的,它具有內鏡與超聲波檢查的雙重功能,是在胃鏡的監視下,對消化道可疑病變部位,進行定點超聲波檢查。具體而言,就是在電子胃鏡前端安裝上不同頻率的超聲探頭,當內鏡進入體腔后,通過內鏡直接觀察腔內形態,同時又可進行實時超聲掃描,以獲得管道壁層次的組織學特征及周圍鄰近臟器的超聲圖像,從而進一步提高內鏡和超聲的診治水平,可發現常規B超、CT所不能發現的胃腸、肝膽胰的細小病灶,具有無創、痛苦小、診斷準確等優點。那么超聲胃鏡能檢查出什么?
1. 超聲胃鏡診斷早期胃癌和輔助檢查胃癌的預后。
目前在我國大多數地區胃癌仍然是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然而胃癌和大多數腫瘤一樣,要做到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比較困難,其主要原因是病人在早期多無明顯的異常感覺,而到了有較典型癥狀出現時往往已非早期,失去徹底根治的機會。多數病人主要有一些常見消化道疾病的癥狀,特別是類似一般胃炎的表現,如:上腹痛、飽脹感,常伴有暖氣和惡心;厭食感,有的病人早期也可有黑便的情況。這都是因為病變破壞了胃粘膜所致,以上的輕微癥狀往往會被誤認為是慢性胃炎,而未能引起病人重視,因此對年齡在40歲以上突然出現上述癥狀的人應及就診。對于已經發生胃癌的患者,其預后好壞主要在于癌腫對胃壁的浸潤深度和淋巴結轉移的范圍。超聲胃鏡除了能非常清楚地觀察食管和胃腸粘膜表面的微小病變外,還可進行超聲掃描,在判斷病變浸潤深度方面具有突出的優越性,即可以進一步檢查胃壁各層次病變及上消化道鄰近組織器官病變,包括病變的大小、性質及周圍淋巴結轉移情況,因此特別適合早期胃癌的診斷,并指導早期胃癌的內鏡治療。所以應用超聲胃鏡可提高早期胃癌的診斷率,并可指導經胃鏡切除早期胃癌。目前,早期胃癌一次性內鏡切除,病人五年存活率已達85%以上。特別適合高齡和一般情況較差難以承受開腹手術的病人。對進展期胃癌和食管癌的術前估計及選擇合適的手術方式是臨床醫生和患者及家屬所共同關心的。超聲胃鏡就具有此項功能,其對上消化道惡性腫瘤的TNM(即原發腫瘤惡性程度的判斷)分期,手術方式的選擇,以及術后預后的估計有很大的幫助。且與手術探查結果的符合率均在80%左右。
2.探查復雜膽囊、胰腺病變
普通體表超聲對膽囊病變的檢出率較高。但困其頻率較低及腸腔氣體等干擾因素,所以對膽囊壁病變及膽囊壁層次顯示不清。而超聲胃鏡進入十二指腸球部后由于探頭鄰近膽囊,故能顯示膽囊壁及其內容。因此對一些疑膽囊惡變或疑膽囊壁有病變者行超聲胃鏡檢查觀察病變與膽囊壁之關系,有助于膽囊病變的診斷。胰腺癌的早期診斷仍然相當困難,臨床發現的胰腺癌多為晚期病例,手術效果極差。超聲胃鏡對直徑小于2cm的腫瘤診斷的符合率為100%,發現最小的病變直徑僅1cm,高于胰膽管造影和CT符合率。重要的是,超聲胃鏡還可在直視下對胰腺占位性病變進行穿刺活檢,提供病理診斷。
此外,超聲胃鏡還可判斷消化性潰瘍的愈合與復發,判斷十二指腸壺腹腫瘤,判斷食管靜脈曲張程度與栓塞治療的效果, 顯示縱隔病變。通過對超聲胃鏡的一個大概了解,可以看出其對消化系統疾病有獨特的診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