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腸炎脫水吃些什么最好 慢性腸炎會不會脫水
急性胃腸炎導致的脫水癥狀包括口舌干燥、眼窩凹陷、皮膚失去彈性、頭暈頭痛、全身無力等。嚴重的脫水也會降低血液循環,造成腎功能不全和休克,癥狀有緩慢的脈搏,四肢濕冷,血壓下降,少尿和沒有尿。進一步的發展也會引起諸如譫妄,嗜睡,無意識和昏睡等心理癥狀。那么慢性腸炎脫水了怎么辦?
如果患者只是在家里進行藥物治療,往往會推遲疾病的發生。所以必須去急診科或胃腸科進行全面的專業檢查和治療,以防止疾病進一步惡化。如果患者出現嚴重的脫水癥狀,要立即去醫院進行輸液,同時要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這樣可以迅速緩解脫水的情況。
腹瀉和脫水最好的治療方式是通過靜脈補液或者是口服補液,患者如果出現脫水時應首先解決腹瀉和補充水分,不同的脫水狀況有不同的補液方式。首先患者如果是痢疾引起的脫水現象,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痢疾通常會引起等滲性脫水,而慢性痢疾則會出現高滲性脫水。
慢性腹瀉輕微脫水可以通過口服補液來進行補充,如果出現嚴重的腹瀉和嚴重的脫水,可以進行靜脈補液,效果會更好,并且不會對腸胃造成太大的刺激。另外補充水分要根據脫水的輕重和原因,如果是等滲性脫水,可以選用百分之零點九的氯化鈉。高滲性脫水可以通過補充水和鈉來補充,可以選用百分之五的葡萄糖氯化鈉溶液,也可以適當的補充鉀、堿等。補液時間從早到晚,四至八個小時,補液量為總水量的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
綜上所述,慢性腸炎出現脫水癥狀,要及時補充水分。此外患者在脫水后的胃腸炎還會出現電解質紊亂、水電解質失調等問題,這時候要注意飲食和補充適量的電解質,同時需要做血常規、大便常規、電解質指數等相關的指標。如果患者嚴重的出現腹瀉、脫水等癥狀,需要及時就醫。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