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鼻骨骨折多久治療合適 鼻骨骨折的治療方法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健康越發的重視。但是有些疾病總是悄然而至,正如鼻骨骨折讓我們觸不及防。我們只有通過及時的治療,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以下是我們向您介紹的幾種治療方法,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單純鼻骨骨折無移位者,可僅予止血而不須其他處理。血已止者可用10%弱蛋白銀液滴鼻。對外鼻部腫脹早期予以冷敷,24h后改為熱敷。禁止擤鼻,以防發生皮下氣腫。折片移位引起畸形者應爭取在鼻部腫脹反應發生前復位,若已有劇烈腫脹,則復位可適當推遲,但不應超過傷后2周。
1.閉合性鼻骨骨折復位法
以含腎上腺素的麻藥棉片置于鼻粘膜表面,5~10min取出即可進行手術。以鼻中隔剝離器或槍狀鑷等纏以凡士林紗布或棉花(圖2),插入鼻內,置于鼻骨的后面,向前上方用力將移位的骨片抬起,此時常可聞及鼻骨復位聲(圖3)。如為雙側鼻骨骨折或有鼻中隔骨折或脫位,宜用鼻骨復位鉗整復。可將復位鉗的兩頁伸入兩側鼻骨后方,高度不應超過兩內眥連線,將兩側下陷的鼻骨同時抬起,并挾正鼻中隔,另一手撫捏鼻背,兩手配合復位(圖4)。有時亦可用手指經前鼻孔緩慢伸入鼻腔內推移鼻中隔的折片使之復位。整復后鼻腔應塞凡士林紗條24~48h。在2周內禁止壓迫骨折部位。
圖2 鼻骨復位鉗及代用的鼻鑷
圖3 剝離器復位法(1.先測試骨折處的深度;2.剝離器置于移位鼻骨的后面)
圖4 鼻骨復位鉗復位
2.開放性鼻骨骨折的處理
在局麻或全麻下先行保守性清創,盡可能保留軟組織,除去異物,鼻內插入通氣管后堵塞碘仿紗條,整復骨折部位,兩側盡可能一致,縫合皮膚,鼻外用印膜膠或金屬薄板作固定夾板,保持4~7d。鼻內堵塞若須起內夾板的作用時,每2~3日更換一次,7d后撤除。應給予足量抗生素及TAT注射。有腦脊液鼻漏時,一般不宜堵塞紗條。
鼻骨骨折中醫治療方法
辨證選方
1.鼻梁骨折,瘀血腫痛。治法: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方藥:活血止痛湯(《傷科大成》)加減。當歸10g,川芎10g,乳香10g,沒藥10g,蘇木10g,紅花5g,地鱉蟲5g,紫荊藤10g,田七5g,赤芍10g,陳皮10g,落得打10g。衄血多者加仙鶴草、白及、梔子炭;局部紅腫甚者,加銀花、蒲公英、野菊花等。
2.鼻梁骨折,氣血虛虧。治法:補氣養血,堅骨生筋。方藥:人參紫金丹(《醫宗金鑒》)加減。人參10g,茯苓15g,當歸15g,五加皮10g,血竭10g,沒藥6g,丁香5g,骨碎補10g,五味子10g,菟絲子15g。失血量多者,加首烏、桑椹子等。
中藥
1.三七粉:散瘀止血,消腫定痛。每次3g沖服,每日3次;或三七片,每次3片,每日3次。
2.云南白藥:止血愈傷,活血散瘀,消炎消腫。每次0.25g~0.5g,每日4次。
3.跌打丸:活血散瘀,消腫止痛,每次1丸,每日2次。
4.接骨紫金丹:活血逐瘀,接骨止痛。每服1丸(10g),每日2次。
5.七厘散:活血散瘀,定痛止血。每次1~1.5g,溫黃酒送服,每日2次。孕婦忌服。
鼻骨骨折多因外傷所致,臨床皆有鼻腔的撕裂及鼻出血,可為閉合性或開放性。亦常伴有其他面骨或顱底骨折。
單純鼻骨骨折無移位者,可僅予止血而不須其他處理。血已止者可用10%弱蛋白銀液滴鼻。對外鼻部腫脹早期予以冷敷,24h后改為熱敷。禁止擤鼻,以防發生皮下氣腫。折片移位引起畸形者應爭取在鼻部腫脹反應發生前復位,若已有劇烈腫脹,則復位可適當推遲,但不應超過傷后2周。
1.閉合性鼻骨骨折復位法
以含腎上腺素的麻藥棉片置于鼻粘膜表面,5~10min取出即可進行手術。以鼻中隔剝離器或槍狀鑷等纏以凡士林紗布或棉花(圖2),插入鼻內,置于鼻骨的后面,向前上方用力將移位的骨片抬起,此時常可聞及鼻骨復位聲(圖3)。如為雙側鼻骨骨折或有鼻中隔骨折或脫位,宜用鼻骨復位鉗整復。可將復位鉗的兩頁伸入兩側鼻骨后方,高度不應超過兩內眥連線,將兩側下陷的鼻骨同時抬起,并挾正鼻中隔,另一手撫捏鼻背,兩手配合復位(圖4)。有時亦可用手指經前鼻孔緩慢伸入鼻腔內推移鼻中隔的折片使之復位。整復后鼻腔應塞凡士林紗條24~48h。在2周內禁止壓迫骨折部位。
圖2 鼻骨復位鉗及代用的鼻鑷
圖3 剝離器復位法(1.先測試骨折處的深度;2.剝離器置于移位鼻骨的后面)
圖4 鼻骨復位鉗復位
2.開放性鼻骨骨折的處理
在局麻或全麻下先行保守性清創,盡可能保留軟組織,除去異物,鼻內插入通氣管后堵塞碘仿紗條,整復骨折部位,兩側盡可能一致,縫合皮膚,鼻外用印膜膠或金屬薄板作固定夾板,保持4~7d。鼻內堵塞若須起內夾板的作用時,每2~3日更換一次,7d后撤除。應給予足量抗生素及TAT注射。有腦脊液鼻漏時,一般不宜堵塞紗條。
鼻骨骨折中醫治療方法
辨證選方
1.鼻梁骨折,瘀血腫痛。治法: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方藥:活血止痛湯(《傷科大成》)加減。當歸10g,川芎10g,乳香10g,沒藥10g,蘇木10g,紅花5g,地鱉蟲5g,紫荊藤10g,田七5g,赤芍10g,陳皮10g,落得打10g。衄血多者加仙鶴草、白及、梔子炭;局部紅腫甚者,加銀花、蒲公英、野菊花等。
2.鼻梁骨折,氣血虛虧。治法:補氣養血,堅骨生筋。方藥:人參紫金丹(《醫宗金鑒》)加減。人參10g,茯苓15g,當歸15g,五加皮10g,血竭10g,沒藥6g,丁香5g,骨碎補10g,五味子10g,菟絲子15g。失血量多者,加首烏、桑椹子等。
中藥
1.三七粉:散瘀止血,消腫定痛。每次3g沖服,每日3次;或三七片,每次3片,每日3次。
2.云南白藥:止血愈傷,活血散瘀,消炎消腫。每次0.25g~0.5g,每日4次。
3.跌打丸:活血散瘀,消腫止痛,每次1丸,每日2次。
4.接骨紫金丹:活血逐瘀,接骨止痛。每服1丸(10g),每日2次。
5.七厘散:活血散瘀,定痛止血。每次1~1.5g,溫黃酒送服,每日2次。孕婦忌服。
以上是給大家介紹的關于鼻骨骨折的一些主要原因,希望這些內容能夠幫助大家在更好的認識這種疾病的同時也能夠做好生活中的一些預防。如果大家有發現不適的情況發生,一定要及時到醫院接受更加詳細的檢查,這樣發現問題也能夠及時的接受治療,康復起來也會順利很多。最后祝大家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