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寶寶炎癥性腸病治療方法 新生兒炎癥性腸病怎么檢查
不論是幼兒還是成人,患上炎癥性腸病后根治的幾率是比較低的,治療主要以改善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為目標。炎癥性腸病是慢性腸道炎癥性疾病,包括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目前臨床醫學尚未有關于其病因的共識,但已經形成系統的治療方案,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炎癥性腸病的治療目標是緩解癥狀,預防并發癥和改善病人的生活質量。一般根據病情嚴重程度、病人體質、病變部位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總的來說可選擇一般治療、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
1、一般治療。補充電解質,緩解患者體內的酸堿平衡紊亂。對血紅蛋白過低的患者需要適當輸紅細胞,同時檢查糞便和外周血是否存在巨細胞病毒感染,通過糞便培養排除腸道細菌感染,如存在感染則進行相應處理。
2、藥物治療。使用氨基水楊酸制劑、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等藥物進行治療。氨基水楊酸制劑分為栓劑和灌腸劑,分別適用于病變局限在直腸者和乙狀結腸患者;對使用氨基水楊酸后療效不佳的病人首選糖皮質激素進行治療,可口服潑尼松。重度患者可行靜脈滴注甲潑尼龍,癥狀好轉后再改為口服甲潑尼龍。但糖皮質激素不宜長期使用,只能用于活動期的病情緩解,癥狀控制后應予逐漸減量,減量期間加用氨基水楊酸維持治療即可;氨基水楊酸維持治療療效不佳、癥狀反復發作及激素依賴者也可以使用免疫抑制劑維持治療。但由于起效慢,此類藥物不適合單獨用于治療。常用制劑有硫唑嘌呤及巰嘌呤,維持治療的療程根據具體病情決定,通常不少于4年。
3、手術治療。手術治療也無法根治炎癥性腸病,僅用于緩解癥狀及并發癥治療。患病期間并發大出血、結腸癌變、腸穿孔及積極內科治療無效者推薦采用手術治療。
綜上所述,炎癥性腸病的根治率較低,治療主要以改善病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為目標,且該疾病的并發癥較多、復發率較高,患者需定期隨訪,遵醫囑按時服藥。日常生活中需注意個人衛生,補充優質蛋白和維生素、避免食物中毒、防止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