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艾灸加姜片的作用與功效百度 艾灸的作用和禁忌
艾灸,是傳統醫學的一種治療的方法,用艾灸和姜片放在一起,叫做隔姜灸,指的是把姜片和姜粉做隔墊物的一種艾灸的方法,這種方法也經常用于治療疾病,比如說出現嘔吐,出現泄瀉的情況,對女性來說如果出現痛經,或者是出現周圍性面神經麻痹等等,都有一定的治療的作用,對于胃寒胃痛引起的病癥的表現,都能發揮很好的治療效果,在使用隔姜灸的時候,生姜一定要選擇新鮮的老姜。
艾灸放姜片的作用
嘔吐、泄瀉、脘腹隱痛、痛經、周圍性面神經麻痹等。
如胃病(虛寒性胃痛):取中脘(在上腹部,當臍上4寸,前正中線上)、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處)和內關(在前臂掌側,當大陵穴與曲澤穴的連線上,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穴,把姜粉拌糊成約0.2厘米厚的薄片置于以上各穴,取捏成寶塔糖樣大小的艾炷置于姜片上施灸,每穴1炷,大約灸45分鐘,每日兩次。
注意事項
1.隔姜灸用的姜應選用姜粉或新鮮老姜,宜現切現用,不可用干姜片或嫩姜。
2.姜片的厚薄,宜根椐部位和病證而定。一般而言,面部等較為敏感的部位,姜片可厚些;而急性或疼痛性病證,姜片可切得薄一些。
3.在施灸過程中若不慎灼傷皮膚,致皮膚起透明發亮的水泡,須注意防止感染,處理方法可參照無瘢痕灸法。
生姜的藥效:
1、中醫認為生姜的性味是辛、微溫,歸肺脾胃經。其功效為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解藥毒。
2、生姜可開胃健脾、防治夏季腸胃病。生姜能增強胃液的分泌和腸壁的蠕動,促進血液循環,振奮胃功能,達到健胃、止痛、發汗、解熱的作用;而生姜中的姜烯、姜酮還有明顯的止嘔吐作用。
3、其它作用。防暈車、治口臭、牙周炎、治療失眠、、解暑提神、治腰肩疼痛、腳氣腳臭、抗衰老、抗腫瘤、口腔潰瘍。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