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歲寶寶發育指標標準 2歲半寶寶發育指標標準
你還在和鄰居家的娃娃比體重來判斷自己的寶寶是不是發育正常嗎?No!No!No!即使是新手媽媽,也不能再用這樣傳統又不科學的方式判斷寶寶的成長發育情況了哦!今天小編為您科普一下全世界都在推行的,由世界衛生組織推出的“生長曲線”。有了這個,想判斷寶寶的生長發育情況的時候再也不會無從下手了!
什么是生長曲線圖?
全世界推行的都是世界衛生組織推出的生長曲線,是比較權威的生長曲線。世界衛生組織基于若干年的研究,于2006、2007年出了這套生長曲線,曲線以男嬰和女嬰分別進行了描繪,包括身高、體重、頭圍、勻稱度及其他數據。
PART 2 - 媽媽如何學會使用生長曲線圖?
一、體重體重是一個評估生長的敏感數據,所謂敏感,就是很容易產生變動的一個數據。比如孩子發燒、腹瀉都會引起體重下降。
1、如何測量測量的時間,衣服,紙尿褲的含尿量,孩子是否哭鬧掙扎都會影響測量結果。所以,體重測量可以在家選擇固定時間(寶寶是否喂養飽足)、盡量脫光衣服,不穿尿片,選擇同一個稱來測量。媽媽要注意的是,測量完之后,我們需要記錄的是的區間,而不是一個絕對值。測量的關鍵是原來的體重,增長的體重,它們之間的差值變化是多少。
2、體重增長的規律體重的增長規律,在出生后第一年是增長最快的一年,寶寶生長出現第一個高峰。前三個月體重的增加約等于后六個月的體重增加,體重增長是一個非勻速增長的過程。
▼2歲內男孩體重-年齡身長生長曲線圖關注“星媽廚房”公眾號,回復“生長”兩個字可得原文圖片▼2歲內女孩體重-年齡身長生長曲線圖關注“星媽廚房”公眾號,回復“生長”兩個字可得原文圖片3、如何看體重的生長曲線在判斷具體生長曲線的時候,媽媽們如果發現曲線短時間內跨越兩個區間,那就說明自家寶寶生長過快了。體重快速增長,心肺功能無法快速增長,過快增長的體重會造成心肺功能的負擔,所以說我們傳統觀念里,長得快,白白胖胖的寶寶不一定就是健康的寶寶哦!
二、身高(長)躺著量的叫身長(2歲前),站著量的叫身高(2歲及以上),兩個測量方法會因為骨頭的緊密度不一樣而有些許差異。寶寶2歲以前,家長可以選擇在家測量身長,在寶寶熟睡的時候,用兩本書分別放在寶寶頭頂、腳底位置,通過測量兩書距離來間接測量寶寶身高。
三、頭圍頭圍,是指頭的最大圍徑,反映腦和顱骨的發育。家庭測量頭圍,就是尋找五個點:倆眉毛尖、倆耳尖對著的顱骨、枕骨凸隆,這五點的連線即為頭圍。用粗一點的線比一下,再用尺子量。
四、勻稱度勻稱度,是對發育指標間關系的評價,包括體型勻稱、身材勻稱。每個孩子勻稱度都具備個體性,所以不能只看單一數據,要看這兩者之間的關系。
五、身體質量指數(BMI)身體質量指數(BMI)等于體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可用于評估超重和肥胖,只作為有效的篩查工具,但是不是診斷是不是肥胖的依據。BMI具有年齡和性別特異性,所以需要使用曲線進行測量,只要在正常范圍以內都算是正常的。正常情況下,BMI曲線是一個勾狀的。